新聞中心news
媽有這樣一對手表嗎?70多歲的曹楊商城里有人在攤位靜靜地“修補時光”
媽有這樣一對手表嗎?70多歲的曹楊商城里有人在攤位靜靜地“修補時光”小辰光,弄堂口的阿姨裁剪衣服一把好手;隔壁的爺叔擺弄起鐘表得心應(yīng)手;隔三差五,“修刀磨剪刀”的吆喝聲就會響起;再過去一條馬路,家電維修的師傅總是在拿著電烙鐵在鼓搗著……
如今,這些“小修小補”都在哪里?答案就在全國首份“小修小補便民地圖”。新民晚報作為上海地區(qū)的合作伙伴,與微信、騰訊地圖聯(lián)合為上海便民修補小店打造了一份專屬主題地圖。
循著這份地圖,新民晚報記者來到了曹楊商城,來看看這里的便民小店手藝如何?隨著時代發(fā)展,他們有哪些變化?
作為普陀區(qū)乃至上海市最老牌的商場之一,擁有70多年歷史的曹楊商城與周圍的工人新村相依相存。盡管沒有了過去線下商業(yè)繁榮時的光輝,但是設(shè)攤在此的便民驛站依舊吸引不少人氣。
黃祖仁的福春鐘表維修攤通過街道安排設(shè)置在了此處。“我有信心說收費一定比大多數(shù)的專門店便宜。為什么?”黃師傅自問自答,“因為街道安排的位置租金低,那我就必須把實惠給到周邊居民,小修小弄的服務(wù)費能免則免。”
一來一回間,黃師傅找到了問題,顧客也把表留在攤位,交給師傅保養(yǎng)后再來取。“從牌子來說,高端瑞士表像勞力士、歐米茄能修,日本表像精工、西鐵城也能修,年輕人偏愛的卡西歐也會修。”黃師傅介紹,自己和手表打了40年交道,機械表、石英表、電子表都懂,“日常戴的表到我這里就能解決,太的建議還是去專門店。”
采訪中,有一位阿姨拿了一塊英納格女表前來維修。一番觀察與交流后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是表帶太緊了。修完后,黃師傅告訴記者,剛才這樣的手表是他維修的主力機型。
“那一代上海人幾乎人人都有一塊手表,放到現(xiàn)在舊了,但我們還是珍愛它,還是天天戴。”黃師傅娓娓道來背后的原因,“比如剛才那塊英納格鍍金日歷表,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塊對表。上世紀八十年代買這樣一塊手表就是時尚,尤其是結(jié)婚要買對表,你說這塊手表舍得扔嗎?是不是一定要找地方修好?里面都是回憶,都是情懷啊!”
年近60歲的黃師傅感嘆,年輕時買了手表,雖然表看起來陳舊了,表帶也有些緊了,但留在上海人記憶里的時光越發(fā)锃亮。“剛才那塊表可是手動機械表,每天要上發(fā)條的。但就是這樣一塊表,在那個工資只有30塊一個月的時代,排半天隊、攢半年錢才能買到的那種幸福CQ9電子游戲,現(xiàn)在可能很難體會了。”
據(jù)了解,位于蘭溪路137號的曹楊商城里有四個這樣的便民服務(wù)驛站,比如同樣位于一樓的潘師傅珠寶維修,還有二樓的單姐裁縫鋪等,都廣受周邊市民好評。